
3月19日,数字传媒学院2024级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的学子们。在《VI设计与制作》课程教师赵然的带领下,这群未来的广告人以第二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为实践课堂,开启了一场艺术与商业交融的灵感探索之旅。这场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,更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次生动实践。
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作为数字传媒学院的重点建设方向,始终以“行业需求为导向、实践能力为核心”为育人理念。面对视觉经济时代对品牌形象设计人才的高要求,学院将《VI设计与制作》课程定位为“实战型课程”,通过引入企业案例、联合行业导师授课、打造移动课堂等方式,强化学生对品牌视觉系统从理论到落地的全流程认知。
“双年展不仅是艺术盛会,更是全球顶尖视觉设计的风向标。”赵然老师表示,选择在此开展实践教学,既能让学生感受国际化的设计语言,也能引导他们思考艺术表达与商业传播的平衡点,这正是专业建设中“跨界融合”特色的体现。
展厅内,学生们以“策展式学习”展开行动。他们分组穿梭于《生态启示录》《数字共生》等主题展区,用手机记录下装置艺术中的色彩搭配、动态影像中的符号隐喻。这种从艺术作品中提炼商业设计元素的思维训练,正是课程“项目化教学”的缩影——通过真实场景触发创意,再回归课堂完成从灵感草图到标准化VI手册的转化。
“优秀的VI设计师不仅是技术执行者,更应是文化解读者和价值观传递者。”这一育人理念贯穿活动始终。在《齐鲁新韵》展区,学生们从传统年画数字化再创作品中,感悟地域文化符号的现代转译方式;在AI交互艺术前,他们探讨科技如何为品牌体验赋能。这种跨学科视野与人文关怀的培养,正是数字传媒学院“实践育人”体系的目标——让技术赋能创意,让文化滋养设计。
当课堂搬进美术馆,教育的边界被重新定义。数字传媒学院通过“行走的课堂”模式,将行业前沿、文化底蕴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,为培养“懂审美、会策划、能落地”的全媒体广告人才提供了创新路径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拓展校企合作资源,让更多学生在真实的产业场景中打磨技能,助力他们在视觉传播的浪潮中破浪前行。
图片:数字传媒学院
作者:数字传媒学院